欄目:政策法規 人氣:0 日期:2022-12-15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對畢業生而言,無論是找工作、讀博還是選擇其他發展道路,應屆生的身份常常被特殊強調。另一方面,線上線下關于“慢就業”的討論是越來越多。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為什么應屆生的身份如此寶貴?又為什么要警惕“慢就業”?一一解答你的疑惑。 ? ? 01為什么不鼓勵“慢就業”? 所謂“慢就業”,指的是大學生畢業后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游學、在家陪父母或者進行創業考察,慢慢考慮未來發展道路的現象,與畢業后馬上找到一份工作進入職場形成鮮明對比。 在正式回答之前,先來個“靈魂七問”吧: ①你或者你的父母是否有足夠的資產支持你不就業? ②公務員考取率是1%—1.5%、事業編考取率是12%,還有很多崗位有專業限制、年齡限制、應屆生身份限制。放開膽子預測一下你的能力、人品和幸運會有百分之幾? ③2023屆、2024屆的學弟學妹在未來的求職大戰中會不會“禮讓”你? ④工作不好找?從去年9月到現在,你是在踏踏實實找工作還是“演技高超”地打醬油? ⑤一生前20年太小,后20年太老,中年以后一地雞毛,身不由己。你現在的每一年,是不是堪稱金貴? ⑥“實在找不到工作就去自主創業”,創業是一出沒有觀音保駕護航的《西游記》,一個都不能被雇傭的人如何自雇和雇傭他人? ⑦你覺得拿著手機就擁有世界,快到年尾了,問問自己,明年的現在,自己掙錢交網費的,你會不會是其中一個? “靈魂七問”完,再來說說為什么不鼓勵慢就業: 1.錯過了“校招”這一絕佳的找工作機會 第一:校招進入好公司的機會更多。 第二:公司對校招的應聘者要求相對低一些,因為畢業生普遍沒工作經驗,這時候更看重的是你的綜合能力、主動性和可塑性,但是社招應聘,就普遍要求工作經驗或者工作能力的深度考察了。 第三:校招基本都是屬于正式招聘,入職后可以直接轉為正式工作人員。 2.脫離了社會,增加對就業的恐懼感 社會在持續發展,時代的變化日新月異,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站在比賽的同一起跑線的應屆生,出發的越晚,離目標就越遠,差距也就顯而易見。 宅在家中一兩年后,面對著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感受到自己逐漸弱化的社交能力,更不敢想象面試官的冷眼和質疑……對于就業的恐懼心理會不會再增加幾分呢? 3.積累矛盾,增加家庭負擔 對于一些條件并不優越的家庭來說,“慢就業”會多多少少為家庭帶來一些經濟負擔。但真正的負擔是家有“待業青年”的焦慮、不安的精神壓力。久而久之,會產生矛盾,造成家庭生活上的不和諧。 02怎樣縮短“慢就業”時間 1.快速做好定位,積極行動 集中精力做好職業規劃,快速探索未來工作中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質。我們可以因為一些原因短暫“慢就業”,但是那只是為自己盡快辨明下一步前行方向做準備。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后,唯有不斷行動才能讓我們目標一一實現。 2.向身邊人尋求就業指導幫助 當我們處在迷茫期時,可以向自己的老師、已畢業的學長學姐、親戚朋友尋求就業指導的幫助,也可以咨詢專業職業生涯規劃相關人士,與其自己摸不清頭緒,不如多多聽聽“過來人”的意見,在溝通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自我梳理的過程,可以幫助自己了解自身的職業特質、內在驅動力、了解真實工作狀況。 3.持續關注招聘信息,拓寬就業途徑 充分利用求職左邊公眾號右邊、企業公開招聘等平臺資源,持續關注新增的招聘信息,及時投遞簡歷,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通過參加招聘會,尋求老師、校友的推薦等方式,拓寬就業途徑。 4.提升求職經驗 可以運用網絡資源多多學習職場大咖分享的求職技巧,但更要抱著不怕失敗的心態,盡可能多的參加筆試面試,只有通過多實踐才能使自己的求職技巧得到最大的提升,同時也促使自己合理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5.適度降低預期 畢業生中,只有10%的人一次就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請捫心自問,你在哪一個排位上,能排到前10%?如果不能一次到位,那分步達成才是不錯的辦法。在找到理想工作的路上,不怕曲折,只怕停滯和放棄。稱心如意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職業探索,在實踐中尋找,騎驢也能找到馬,找工作也得試錯。 03應屆生身份有哪些優勢? 1.人才落戶和畢業生補貼 許多城市為了長遠發展,希望留住和引進人才,出臺應屆生可直接落戶的政策。以上海為例,博士應屆生和雙一流大學碩士應屆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對于未來想要在一二線城市落戶的同學來說,如果能夠以應屆生身份落戶,自然是最佳選擇。 很多市政府、區政府會對前來就業的應屆生有各種補貼政策,比如就業補貼、租房補貼、生活補貼等。以杭州為例,來杭州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含畢業5年內的回國留學人員、外國人才)可領取生活補貼,其中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10萬元。應屆生們可以打電話到當地的人力資源局進行相關咨詢。 再以“人才住房補貼”為例,從本科生到碩士再到博士,有不同的補貼標準,金額達到萬元以上。全國有30多個城市可以領取基層就業補貼。除此之外,還有創業補貼。國內一些城市對于創業應屆生有啟動資金的支持,比如在2月17日,#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的詞條就一下沖上了熱搜。據報道,浙江省大學生想創業,可貸款10萬到50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的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80%。 2.各類考試資格優勢 國考、省考、教師考編、事業單位招聘等各類招聘考試,很多職位都限定應屆生報考,而各省市的選調生則明確限定當年應屆生報考。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公考、事業單位對應屆生身份的偏向是非常明顯的。 早在2020年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中,就提到“政府部門公務員招聘和國有企業招聘適當增加規?!?。每年的公務員招錄考試中,應屆畢業生都是報考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各地公布的政策來看,一些地區已釋放出在公務員招錄方面向應屆生傾斜的信號。相較往年,不少省份的公務員考試招錄規模大幅增加。同時,優化招考時間安排,盡早安排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工作和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時間,給高校畢業生離校前留出充足的求職時間??偨Y來說,就是擴招與提前招人。這些政策新聞,無一不釋放出對應屆生友好的傾向。 近年來考公人數逐年上漲,幾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不在少數。如果同學們能夠以應屆生身份報考選調生或者限定應屆生的崗位,面臨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是公考上岸的好機會。 小貼士:根據《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指南》,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3.找工作優勢 為確保大學生就業率,國家對應屆生就業有許多政策激勵,企業招聘一定數量的應屆生可以享受政策福利,對于應屆生而言,校招崗位多,門檻低,此外,應屆生可塑性強,沒有其他因素干擾,所以企業更愿意通過校園招聘招收應屆生。 (1)經驗要求、技能要求沒那么高。既然企業在招聘的時候知道自己面向的手中是沒有什么經驗的應屆生,那么在招聘的時候,相對比較社招,對經驗的要求比較低,能夠增加我們的求職成功率。 (2)校招職位有優勢。校招是更多企業為了公司日后管理階層人員做準備,這就證明了企業認為你是“可塑之才”,進入公司后只要你肯好好努力,會有更多的機會! (3)薪資更高,晉升前景好。公司招聘的管培生崗位,通常給到的薪水會比往屆生高一些,此外,企業也有針對校招生的相對完善的培養體系,而且之后的晉升路線也更清晰。 4.關于應屆生的常見問題? ?簽訂了三方協議還算是應屆生嗎? 如果簽訂了三方協議,但是沒有畢業且尚未入職(沒有使用派遣證和報到證),仍然算作應屆生,還可以參加校園招聘、報考公務員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違約,需要承擔支付違約金等相關風險哦! ?應屆生身份何時失效? 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后就會失去應屆生身份;超過擇業期,不管是否找到工作,應屆生身份都會失效。 ?我簽訂了勞動合同,購買了五險一金,還算應屆生嗎? 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甚至企業已為你購買了五險一金,那么你已經是社會人身份,不算是應屆生了哦。 ?我簽訂了三方協議,用了派遣證和報到證,但目前處于離職狀態,還算應屆生嗎? 派遣證和報到證使用過一次就已失效,所以一定要小心使用。已經簽訂了三方并去公司報到過,已有過工作經驗,不再算作應屆生身份了。 ?我目前只是簽訂了三方協議,尚未到相關企業單位入職,還算應屆生嗎? 簽訂了三方協議,沒有畢業且尚未入職(沒有使用派遣證和報到證),就依舊算應屆生,還是可以參加校招、報考公務員等。但是需要明確違約后需要承擔的風險噢! (注意:對于“二次入學”,即工作后又繼續攻讀全日制學位的同學,一定注意在入學期間暫停繳納社保,否則可能影響最終應屆畢業生身份的判定。)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應屆畢業生身份,很重要!重要!要!希望臨近畢業的同學要盡早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認真考慮自己的發展方向。珍惜自己應屆生的寶貴身份,在有限的條件中努力創造更多無限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