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應屆資訊 人氣:0 日期:2023-01-04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第一個大坑:找機構學“申論理論”。 不少應屆生朋友認為:我沒學過申論的理論,所以得先報班學申論理論。殊不知,我們公考根本就不考所謂的”理論”。而且這種機構發明的理論也不是申論考試大綱內容,純屬機構瞎編。同時機構發明這個所謂的理論有個好處,正好把課程設計的滿滿的。實際上考試的時候,卵用都沒有。 而造就這個所謂的申論學習大坑的,正是應屆生考公朋友們自己。 為什么?其實原因很簡單,應屆生考公朋友本身在備考過程中就于潛意識里抗拒學習申論。因為,讓大部分應屆生考公朋友寫一次申論完整套題猶如好比讓他們上一次政治課+寫作課。偏偏我們眼下的高等教育機制是絕沒有此類訓練的。一句話:要了老命了都。于是,應屆生考公朋友說:我沒有相關理論。嗅覺靈敏的機構們也就應運而生發明了申論理論。 其實學完所謂的申論理論,既無卵用,也浪費了考生朋友們的寶貴時間。正所謂:一頓學習猛如虎,成績出來二百五。當仁不讓地屬于五顆星的大坑。 大坑指數:?????????? 第二個大坑:學申論只學小題。 本來還沒怎么接觸到申論輔導里居然還有如此的一個奇葩分支。直到有位應屆生考公朋友跟我咨詢,說他報了個班,成天苦練小題,而且小題練習經常還是題海戰術,如果是在職備考朋友,估計經常是完不成。而該機構的規則是,一旦完不成,則進入淘汰機制,即踢出學習班。這個淘汰方式到底如何如何暫且不說,先說說所謂的只學小題。 據說只學小題的理由是:考試中大家的大題成績其實都差不多,關鍵決勝之地乃是小題。所以必須狠狠練小題。 這……這tnd是啥神邏輯? 難道我們做答各小題的目的不是為了做好大題?難道大題是如此的“差不多”以至于連日常練習都不用了? 換個比喻:難道準備場足球賽,你不必練習射門,只苦練盤帶或者是過人技術?因為,大家射門技術都差不多? 果斷地定此等扯淡備考邏輯為五顆星的大坑。 大坑指數:?????????? 第三個大坑:跟著人民時評寫大作文。 這個大坑似乎是第二個大坑的一個邏輯補丁。這種機構自從發明了小題決勝論之后,突然發覺自己這個邏輯不成立呀,趕緊地打個補?。赫O,跟著人民時評寫大作文。 美其名曰:仿寫。 這個更是令人燒腦了:人民時評難道是《申論輔導大全》,或者是《申論范文集錦》? 如果是,那么人民時評的編輯們估計要哭笑不得了:人家可不是為了備考申論而生的。人民時評欄目更多的是闡述某些政策,預先為某項政策吹風。指向性非常明確。講通俗點,人家是講大道理的。 可是你看看如今的申論考題,哪道題是要求你闡述大道理的?要么是社會民生的芝麻綠豆小事,要么是扶貧攻堅的例子,要么是處罰食品浪費的實事。你的大道理如何能夠達到分析、啟示、總結概括的作用呢? 但客觀地說,人民時評文章有可學習之處,只不過絕不是讓你去應付申論考試的捷徑。仿寫人民時評文章唯一的結果就是邯鄲學步。搞到最后就是,大道理沒鬧明白,小道理又說不清楚,滿篇的華麗詞匯,卻連個菜市場怎么整治都說不清,豈非笑話? 換個角度看:人民時評這種高檔欄目,筆者這種老機關估計是一輩子都無法仿寫成功,為啥?咱層次太低,根本就沒有全局性的角度,更沒有吹風某種政策的功能。而各位還沒踏進機關門的考生朋友們,你們在準備考試的時候,連基本的解決之道都沒有搞清楚,就仿寫人民時評? 打個比方:讓你跟著馬拉多納的錄像學踢球,然后讓你參加業余聯賽,你能指著這個辦法獲勝? 此類大坑,屬于新型大坑。 大坑指數:???????? 實際上學申論就一條道:練習歷年真題。這也就帶出來第四個大坑。 第四個大坑:真題很寶貴,一般別拿來練,最好考前幾天練。 這個其實應該歸到搞笑類的坑。真題之所以公布出來,不就是讓人分析讓人練習的嗎?留著難道能下崽嗎?還是能生利息?我老人家看了活活笑暈過去。 首先不必擔心真題被你練完的問題。自己要是真的練的又快又好,題量管夠??!比如你準備國考,都給您練完了咋辦?這不還有省考題、單獨命題省份的申論題,海了去了。管夠! 第二,您練題要是只練一遍,那確實是浪費真題資源。真題不僅要練,還得早練,多練,反復練。練到你能夠口述材料和答題為止?;旧弦簿统闪?。 您要是只是心血來潮練個個把回,確實是浪費了真題。 大坑指數:?????? 我是@夜色教申論帶您申論考試高分上岸。歡迎您咨詢各類申論學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