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常見問題 人氣:0 日期:2023-01-06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秋招從開始至今,縈繞在所有應屆生心頭的都是同一個問題:企業到底喜歡什么樣的應屆生? 為什么有的人面什么都能過? 為什么學歷比我低的卻拿到了更好的Offer? HR到底在想什么?青睞什么樣的應屆生? 老學姐與20多位名企HR交流過這個問題,想來告訴你HR在校招中的真實想法。 1 “一張白紙”是劣勢嗎? “肯定歡迎啊”,當我問到企業是否歡迎應屆生時,所有HR都毫不猶豫地給出這個答案。 比起社招,應屆生更像是一張白紙,不會受到定勢思維和固有經驗的局限,有足夠的空間去培養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很多HR所說的“可塑性強”。 很多企業甚至會傾斜資源對應屆生進行培養,比如每年的管培生計劃,以及平時的實習生計劃。 而社招的名額會比校招縮減10倍以上,難度更高,待遇也大概率不及校招。據100左邊offer右邊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參與互聯網大廠社招的90后薪資,甚至被校招薪資倒掛。 校招,是進大廠的最佳機會,沒有經驗并不會成為你的劣勢。 企業對應屆生會有相應的評判標準,雖然各家企業文化和崗位需求不同,但在交流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的共性。 2 請撕掉學生時代的一切標簽 很多HR都表示,那些學歷較高,或在學校有各種“官銜”的學生往往心氣兒高,覺得自己應該拿到更高的薪酬。 一位快消HR向我吐槽: “前幾天面試了一個學生會主席,一副心高氣傲的樣子,大言不慚地說自己就是要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以為多有能耐,一問問題,嗬,幾乎什么都不會,大學時間全都浪費在'應酬'上,別說實習了,連績點都拿不出手?!?/p>
學歷、績點、學生工作、證書、獲獎證明等硬件的確是企業篩選人才的幾個維度,簡歷上有這些標簽會讓你更容易進入面試,但這并不代表一定能拿到Offer或得到的薪酬就一定會更高。 經濟學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影響。 你在學業或其他事情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并不能決定你得到的報酬就更高,企業所看到的你的潛力、能夠創造的價值才決定你的薪資。 求職相當于一只腳邁進職場,無論你在學校是知名度多高的“風云人物”,在職場上你也只是個新人,要擺正姿態、一切歸零。 3 HR最喜歡&最不喜歡的應屆生 一項畢業生調研的結果顯示,54.55%的應屆生在求職路上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 這樣的人往往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經常是看到哪個企業在招人就投哪個,不考慮自身匹配度,也根本不care這個機會。在交流的過程中,Brandy向我吐槽:“我已經被學生放過無數回鴿子了,有一回我打電話過去,對方居然還在睡覺,直接給我來了一句'不去了'就掛了...” Brandy是某互聯網大廠的HR,為了今年秋招,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遇到這種對自己不負責、也不尊重企業的學生真的很生氣。這也是20多位HR共同談到的非常不喜歡的一類應屆生。 而問到他們欣賞的應聘者,他們則分別用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職業規劃清晰”、“目標明確”等短語來描述,共同指向了自我認知能力。 Iris特意提到了面試中見到的一個女生,人力資源專業,目標非常明確,既有學生工作經驗,也有大廠實習經驗。在面試前,認真瀏覽了目標公司的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了解了公司業務,在面試中表述清晰、對答如流。 Iris非常滿意:“這個女生所做的一切都正中靶心,讓我從頭到尾都覺得她是非常適合我們公司的?!?/strong>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