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熱點導讀 人氣:0 日期:2023-01-05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來源:中國基金報 從2017年以武漢、成都為首的二線城市喊出“留住百萬大學生”的口號,到今年3月北京出臺“近十年最寬松的落戶政策”、5月天津推出“直轄市史上最低落戶門檻”……隨著一線城市以及新一線城市按捺不住加入戰局,一場史無前例的搶人風暴正席卷全國并且持續升級。 現如今,一家“重量級”玩家再度入場使出新招,在搶人大戰中掀起風浪。 上海出臺新政:清北本科畢業生可直接落戶 日前,上海方面放出一條有關落戶的重磅消息。 8月3日,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掇k法》顯示,2018年標準分仍為72分,但今年的政策增加了這樣一條規定: 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列入普通高校國家統一招生計劃,全日制且完成學業并取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2018年符合該政策的申請,受理時間可延期至2018年12月31日。 這條政策被普遍解讀為,清華、北大兩所學校畢業的本科生即可直接落戶上海。有人指出,目前以清北為“試點”,不排除以后將擴大政策受益覆蓋面、納入更多學校畢業生的可能性。 北京、上海兩位重量級選手相繼入場 事實上,這并不是上海第一次入場“搶人”。 3月26日,《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正式出臺,13個科技領域的人才及其家屬可直接落戶上海。這意味著,一向“優雅”的上海正式加入這場“搶人大戰”。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當時表態,上?!氨纫酝魏螘r候都更加渴求人才,特別是卓越人才”,這座城市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而就在上海加入“戰爭”前5天,另一家重量級選手剛剛入場。 3月下旬,北京市發布《北京市人才引進管理辦法(試行)》,要“通過多種方式不拘一格地為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創新主體引進緊缺急需人才”。此外,獲聘“北京市特聘專家”的海外人才,可獲得50萬元至100萬元的獎勵,一些引智項目的支持最高可達50萬元,成為年后人才爭奪戰中最先加入的一線城市(通常意義上,四大一線城市為北上廣深)。 不久后,北京公布最新積分落戶政策,4月16日接受申報。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解讀,積分落戶申報核心工作可以用“498”概括,即4項資格條件,9項積分指標和8個申報步驟。 其中"9”指的是9項積分指標,包括合法穩定就業指標、合法穩定住所指標、教育背景指標、職住區域指標、創新創業指標、納稅指標、年齡指標、榮譽表彰指標、守法記錄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背景板塊積分細則為: 大專(含高職),+10.5分 本科(學士學位),+15分 研究生取得碩士學位,+26分 碩士并取得博士學位,+37分 可以看到,與此次上海推出的“清華北大本科畢業生可直接落戶”新政相比,北京落戶政策中并未細分學校,且教育背景只是積分的一部分而已。 作為全國最難落戶的兩大城市,北京、上海的落戶政策備受矚目。在全國各地烽煙四起的搶人大戰中,與其他城市相比,這兩大城市的落戶政策只要放松一丟丟,對人才的吸引力都會大幅上升。 深圳:大學生落戶“秒批”,近5萬人申請 同樣作為一線城市,深圳、廣州的落戶政策則寬松許多。特別是打出“來了就是深圳人的”鵬城,在搶人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入戶門檻低,且對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力度大。 早在2016年深圳就首開先河,大幅調整入戶條件,全面優化人口結構,對人才入戶數量不設上限;2017年,深圳發布首個積分入戶辦法,為長期在深穩定就業和居住的非戶籍人口,打開一條全新的落戶“通道”。 在深圳,全日制大專以上應屆畢業生可直接引進。具體來說,符合以下接收條件且在擇業期內(根據國家規定為畢業兩年內)未辦理過畢業生接收手續的畢業生,可申請接收:一、具有全日制大專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學歷;二、身體健康;三、未參加國家禁止的組織及活動,無刑事犯罪記錄。 今年6月中旬,深圳推出高校應屆畢業生引進和落戶“秒批”政策,標志著深圳正式入局年后新一輪的“城市搶人大戰”。 政策的亮點有:零費用;零排隊;一次跑動、自動審批以及自主選擇、隨心落戶。來自市政務辦的數據統計,自6月25日“秒批”正式上線運行,截至7月24日的一個月內共有人上傳材料并提交申請,人測評通過。 此外落戶深圳,本科生可拿到1.5萬元的租房和生活補貼;離校后到入職前,有1500元的臨時生活補貼。 當然,這一系列政策效果突出。 獵聘于6月14日發布《2018年深圳中高端人才顯示,深圳人才凈流入率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五,落后于杭州,高于北京、上海和廣州;在流入深圳的中高端人才中,來自廣州的人才最多;中高端人才從佛山流入到深圳所產生的薪資漲幅最高;深漂來自互聯網行業的比例最大,來自電子通信行業的深漂薪資漲幅最多。 根據獵聘日前發布的《2018年二季度人才大數據報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的供需占比依次名列前四名,這表明一線城市的資源優勢仍然在釋放工作機會和聚集人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北上廣深也于2018年先后推出或者啟動招才引智新政,這說明即使一線城市也有人才引進的危機感,而人才新政的推出會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一線城市的固有優勢。 搶人大戰”席卷60城,落戶政策不斷放松 除一線城市放松落戶政策外,很多二線城市打出了“零門檻”落戶的招牌。 據財新網報道,鄭州市“零門檻”落戶新政覆蓋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中專以上高校畢業生和留學歸國人員。沈陽市則規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畢業生可“零門檻”落戶。武漢、南京、長沙等城市則僅對人才落戶的年齡進行了限制。 西安也是值得一提的城市: 2016年時,西安曾是中國最難落戶的十大城市之列; 2017年初,西安再度放寬落戶政策,本科生45周歲及以下,大專畢業生35周歲及以下都可落戶,沒有房子的可以落集體戶; 今年1月,西安實行戶籍新政,全市實行學歷落戶,只憑身份證、畢業證“兩證”即可申請辦理西安戶口; 3月,西安推出憑學歷落集體戶“一次都不用跑”的政策,只需上傳學歷資料足不出戶即可落戶,戶籍卡直接郵寄給本人; 4月,西安落戶政策進一步放寬,在西安創業的青年企業法人、股東和企業員工均可落戶。 自去年年中開始,包括武漢、南京、杭州、成都、西安、長沙、青島等在內的多個“準一線”城市相繼推出人才新政。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最近一年多來,全國已經有60多個城市發布了多次人才吸引政策。 隨著北上廣深加入戰局并推出新招,這場人才爭奪戰的白熱化程度再度升級,而這條人才爭奪之路也還遠遠沒有達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