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常見問題 人氣:0 日期:2022-12-30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之前我寫過一篇講大廠薪資水平的文章,里面寫了這么一段話: “大廠員工七八十萬的平均年薪,證券投行員工九十一百萬的平均年薪時不時占據熱搜,讓人眼紅非常,好像月薪過萬已經成了常態,似乎這真是一個勞動者大豐收的時代,好像只有自己拿著微薄的薪水努力打工交房租還房貸,最后每月也剩不了多少錢?!?/strong> 到底扎了誰的心我不說(我的),根據各種機構的數據統計和問卷調查結果,會發現數據呈現出來的事實跟大家想當然的“現象”是不太一致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講的“選擇性關注”:當我們有了一種觀點后,大腦就會先入為主,帶上傾向性,主動找尋和這些相關的信息或現象,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這種選擇性偏差正是造成“勞動者大豐收”假象的罪魁禍首。 根據2021年秋招季《中國青年報》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發起的一項關于就業的調查,從回收到的2700份問卷調查中,統計出67.65%的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 年入百萬在中國是什么概念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在2021年年初發布的一份數據: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注意:這里的收入指的是年收入。 根據2020年的薪酬統計,在不含高管的情況下,A股上市公司員工人均薪酬的平均值為15.46萬元,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4萬元,平攤到每月是8100元。 再看私營企業,平均工資為5.78萬元,平攤到月是4800元。A股員工只占到全部就業人口的3.5%,全部人口的1.9%。也就是說按照平均薪資,除去高管,全國100個人中只有2個人月薪上了八千。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收入上的二八定律現象,無論是高位還是低位,都是被中位數拉到了呈現出來的統計結果。 而年入百萬的人有多少呢?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以及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的數據分析結果,中國年入100萬及以上的人大概在‰0.5的比例。 根據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的最新數據,按照中國14.24億人口來算,中國年入百萬的人約為人。也就是說,每2000人中,大概只有1人才能做到年入百萬。 還是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大廠薪資水平問題。很多人對大廠趨之若鶩是因為大廠不僅有各項誘人福利、扁平化的工作管理制度、休閑下午茶、美味餐廳等,還有高額的薪資待遇。 根據2022年大廠校招薪資表,開發崗位平均薪資在25w到55w之間,一般做8-10年可以沖擊P8實現年薪百萬;算法平均薪資在30w到60w之間,算法工程師的成長空間也足夠大,如果能夠做好規劃,未來不僅可以在技術領域走得很遠,還能轉向管理崗,往更高的位置走;產品崗位平均在20w到40w之間,發展空間也很大,從具體某一個模塊到最后負責整條線,整個部門。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大廠在招人的時候其實是傾向于海歸背景的。 這兩年受國外疫情和中國對留學生福利政策的影響,讓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了畢業后回國就業,掀起了一波海歸熱。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刺激了留學生的回國需求,但也導致了國內就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隨著回國留學生數量的增多,關于“留學生就業難”及“留學生學歷貶值”等話題的討論愈演愈烈。但根據近兩年各機構發布的報告來看,留學生在就業時相對于沒有留學背景的本科生還是很有競爭優勢的,而且薪資水平也遠超國內應屆生拿到的薪水。 隨著近十年來的發展,留學不再是所謂“精英家庭”“富貴人家”的選擇,更成為了很多普通家庭改變命運的選擇。很多朋友面臨留學/就業/考研等選擇時或多或少會有金錢方面的顧慮。 不管是不是準留學生們,多多少少對于未來出國留學的花費都會一臉茫然:去百度上搜不靠譜,問同學、朋友,大家情況不一樣花費也不一樣,那該去哪里才能得知想上的學校學費多少呢?除了學費,一年的生活費大概在什么水平呢? 出國留學對于很多家庭來說不僅是一件大事,也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資金的儲備是出國留學的必要條件! 有數據顯示,英國學生的平均生活費約在810磅/月。除了學費外,房租、水電費也是很大的一筆支出。 那如果去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個國家不同的城市,學費、生活費每年具體要花多少錢呢? 使用新航道“留學費用計算器”,只要選擇你想了解的國家、城市、需要申請的學歷,學費+生活費是多少,立馬讓你知道! “留學計算器”覆蓋13個熱門留學國家及多個城市, 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 日本、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 德國、法國、愛爾蘭、西班牙全覆蓋 不僅僅是熱門城市, 小眾城市的留學費用在這里也能被查到! 選擇完國家和城市后,其次就要選擇申請學歷, 留學計算器包含5個學歷: 中學、本科預科、本科、碩士預科、碩士 不同的學歷,不同的消費,一目了然! 當我們按照自己的實際生活回答好問題后, 相應的留學費用也將會呈現在大家眼前! 包含各項花費的明細哦~ 左邊微信公眾號右邊▌新航道官方服務號 新浪微博▌@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