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常見問題 人氣:0 日期:2022-12-05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前言 賀子珍是中國革命的傳奇女性,是毛主席的第三任妻子,在革命的前20年里,她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落下一身的傷病,后來于1937年前往蘇聯治病,這一待就是整整十年。十年,革命道路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當賀子珍再次踏上祖國的路途,一切已是新的景象。 圖|毛澤東與賀子珍 1947年,賀子珍到達哈爾濱,這個消息很快便在她昔日朋友的圈子中傳開了,許多人紛紛前往探望這位闊別多年的戰友,其中便有曾在井岡山時期結下深厚友誼的曾志。曾志與賀子珍促膝長談,聊到往事,不禁感慨良多,賀子珍說了一句“革命使女人付出太多”。她們究竟聊了什么,讓賀子珍說出這番話? 曾志與賀子珍姐妹情深 在井岡山上,女性戰士的數量是非常少的,不過一二十人,他們正值青春,花季年紀,是一生中最具活力的歲月時光。在女性戰士中,有兩人格外引人注目,她們便是被稱為“芙蓉女”的曾志和“井岡女”的賀子珍。 圖|賀子珍 1928年,曾志十八歲,是典型的瀟湘女子,身材嬌小,眉清目秀,皮膚白凈,飽讀詩書,頗有文化底蘊,從她身上,顯示出一種清逸超群的氣質;這一年,賀子珍二十歲,身材高挑,勻稱新秀,一張鵝蛋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一雙清澈的眼睛里如水一般純凈,閃耀著光彩。 井岡山的同志們,把曾志和賀子珍比作兩朵花,而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也十分融洽,猶如親姐妹一般。曾志的丈夫蔡協民曾是毛主席的學生,在毛主席主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中受訓兩個月,曾志與賀子珍分別為蔡、毛的妻子,這樣的私人關系,也使得二人有了一種“此生情深終不渝”的感覺。 井岡山的歲月,是艱難的歲月,因為各自隨軍征戰的緣故,賀子珍與曾志見面的機會并不多,自1928年6月下旬“龍源口大捷”,兩人在永新縣短暫相聚,直到三個半月之后在茅坪,才有緣再見一面。 圖|曾志 此時的曾志已經身懷六甲,賀子珍看著她高高隆起的腹部,開心異常,不停道賀。11月,曾志誕下一名男嬰,但是在分娩時發起高燒,之后又得了乳腺炎,好在經人照顧,才脫離危險。賀子珍得知消息后,當即聯系朱德之妻伍若蘭,還有彭儒、吳統蓮、蔣秀仙等人,共同去看望曾志。 賀子珍特意準備了一只雞、幾斤蔗糖、半斤鹽,清早出發,跋山涉水,走了六七個鐘頭。賀子珍等人的到來,給了曾志極大的慰藉,一時間喜不自勝,其他姐妹在屋中逗留一個多小時,便向曾志告別了,賀子珍當晚住在曾志家里,與她共睡一鋪,敞開心扉,無話不談,真情流露。 1929年1月14日,紅四軍主力踏上了轉戰贛南的艱難征程,在這支翻山越嶺的隊伍中,便有賀子珍、曾志、伍若蘭等十幾個女性,雖然一路之上充滿了艱辛,但是令人高興的是,情同姐妹的賀子珍與曾志,終于在一起了,這也是她們為數不多朝夕相處的日子。 圖|毛澤東和賀子珍 朱毛紅軍于1929年6月第三次攻克閩西重鎮龍巖,暫時擺脫危險,進入穩定時期,但是之后召開的紅四軍“七大”,毛主席落選了前委領導,心緒不佳,再加上身患瘧疾,休養身體。 這段時間,毛主席雖身無要職,但是他常與鄧子恢一起,指導閩西地區的工作,忙得不可開交,而蔡協民擔任紅四軍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三縱隊黨代表,也是抽不開身。 如此一來,賀子珍和曾志有更多時間在一起了,這對于賀子珍來講是求之不得的,彼時賀子珍懷有身孕,有了曾志的陪伴,心中自然十分歡喜。 圖|青年時期的曾志 曾志與賀子珍兩家距離非常近,窗戶挨著窗戶,甚至晚上說一句話,對面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每天毛主席出門,賀子珍便推開窗戶,向曾志說道:“昭學,過來吧!”曾志聞言,便來到賀子珍的住處,二人有說有笑,不覺一日過半,時間過得飛快。 蔡協民時常與曾志有書信來往,每次來信,賀子珍都會讓曾志把信拿來,曾志倒也不避諱什么,放心地讓賀子珍閱讀,賀子珍自己看了還不算,晚上還要讓毛主席看。 毛主席自然知道賀子珍與曾志的深厚友誼,這段時間妻子在曾志的陪伴下,身心舒暢,健康快樂,對她非常感激。一次,毛主席與曾志開玩笑說道:“曾志啊,你老在我家,協民不會酸溜溜的吧?”曾志知道毛主席在開玩笑,倒也沒放在心上。 圖|毛澤東賀子珍油畫 但是有時毛主席的玩笑不免有點“過分”,讓曾志感到難堪。一次毛主席說:“曾志啊,子珍說你很漂亮,我很喜歡你,你說是這樣嗎?”曾志聽后害羞得漲紅了臉,一時間說不上話來,毛主席被她的模樣逗得歡笑不已,賀子珍見狀,連忙解圍說道:“我是說過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潤之說你漂亮沒有錯呀!” 1929年12月,蔡協民調任福州工作,擔任福建省委軍委秘書長,曾志也被調到省委擔任機要秘書,夫妻二人雙雙離開永定前往福州,曾志與賀子珍分手話別。1939年12月,曾志來到延安,但此時賀子珍已經遠赴蘇聯治病養傷,沒能再見面。 賀子珍與曾志徹夜長談,談及蔡協民就義情景,賀子珍唏噓不已 1947年,賀子珍在王稼祥夫妻的幫助下,帶著嬌嬌、毛岸青告別蘇聯,回到國內,在哈爾濱的火車站,林彪、李富春、聶榮臻等同志前來迎接,每一位同志都與賀子珍握手,關懷之心,溢于言表。 圖|毛岸青與李敏珍貴照片 一天,賀子珍剛回到家,便聽到有人喚自己的名字:“子珍!”賀子珍起初被嚇了一跳,但是看清此人時,心頭不禁涌上一陣喜悅,此人正是與自己親如姐妹、井岡山的革命戰友的曾志,此刻見到,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 她們互相端詳著彼此,當年風風火火的大姑娘,此時已經是年近40歲的女人了,歲月的滄桑印刻在她們的臉上,模樣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談及往事,一時間感慨良多,兩人已經整整闊別了17年,17年,發生了太多太多事情。賀子珍詢問蔡協民的近況,曾志聞言一副苦臉,口中喃喃地說:“這些年過得好不容易呀!”當晚吃過晚飯,曾志與賀子珍躺在床上,回憶起這些年的往事。 圖|陶鑄與曾志 原來,曾志的丈夫蔡協民已經犧牲了。 蔡協民比曾志大十一歲,對待自己的妻子,就像對待小妹妹一樣悉心愛護,但在曾志看來,他屬于那種性格溫柔有余剛毅不足。蔡協民對曾志的感情自然不必多說,而曾志膚白貌美,因此擔心遭到別人垂涎,于是對曾志的行動管束非常嚴。 這期間就鬧了這么一樁事情:一次,福建省委秘書長黃劍津到軍委駐地找曾志聊天,蔡協民卻對黃劍津的到來表示懷疑,認為他有其他的心思,便對他說:“我與曾志同志感情非常好,你不要從中插足!”蔡協民的這一席話搞得黃劍津滿頭霧水,尷尬不已。蔡協民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的猜忌,令曾志感到苦惱,彼此之間有了爭吵。 圖|蔡協民 1930年6月,曾志隨同蔡協民來到廈門,在這里,她遇到了一個人,叫做陶鑄,雖然只有二十多歲,卻是一個老革命了,在福建省委任組織部長、軍委書記、福州中心市委書記等要職。在曾志看來,他個子不算高,但精明強干,雖算不上瀟灑魁梧,卻從內到外散發著一股逼人的英氣。 1931年7月,福建省委撤銷,設立廈門、福州中心市委,分別由王海萍、蔡協民負責,曾志便隨蔡協民來到福州。當時的福州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黨組織的活動異常艱難,這時曾志生下她的第二個孩子,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不得已只能將親生骨肉送給別人,可是孩子到了新家,不久后便感染天花夭折了。 圖|陶鑄 蔡協民聞訊,痛哭不已,終日借酒消愁,但隨即又遇到更加痛苦的事情。由于出現了嚴重的“左”傾錯誤思想,王海萍同志犧牲了,蔡協民也被指是徹底的右傾機會主義,開展了“反蔡協民路線”,扣了一大堆帽子,蔡協民和曾志雖然據理力爭,但是都無濟于事。 后來,市委作出了《關于蔡協民在漳州工作錯誤的處分決定》,蔡協民被留黨觀察三個月,曾志也被留黨觀察一個月。他們二人均不想待在廈門,蔡協民提出前往上海,另行分配工作,曾志則去到福州,開始了福州的工作。自此,夫妻二人便分道揚鑣了。 曾志在福州工作了一個月,組織便撤銷了對她的處分,還任命她為市委秘書長一職。不久之后,因工作需要,曾志和陶鑄假扮夫妻,以掩人耳目。 圖|陶鑄曾志及女兒陶斯亮 1932年,上海中央局通知福州市委,說蔡協民是“社會民主黨”,要求他曾工作過的地方,都與他劃清界限,并要對他進行揭發與批判。蔡協民在上海流浪,忍饑挨餓,無人問津,生活十分艱難,好在他遇到了地下交通員陳冷才,幫助他買了船票來到福州。 蔡協民還在批判中,因此沒有人愿意給開介紹信,曾志雖然想見他,但是按照規定,他們是不能相見的。陶鑄深知蔡協民為人,十分同情這對苦命的鴛鴦,便促成了二人的見面。 曾志與蔡協民見面后,兩個人抱在一起,相擁而泣,隨后,蔡協民拿出一個臟兮兮的布包,取出一塊布料,遞到曾志面前,說道:“這是我用買船票僅剩下的錢,給你買的一身布料,你拿去做件旗袍吧!”想不到蔡協民在自己如此艱難的時刻,心中最惦記的還是曾志,曾志不禁潸然淚下。 圖|陶鑄曾志 曾志建議蔡協民,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于是蔡協民回到了廈門,用苦力維持生計,并利用勞動間隙,開展革命的宣傳工作,廈門市委見蔡協民表現良好,便任命他為安溪縣委秘書。 1933年年底,羅明從中央蘇區調回廈門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時,得知了蔡協民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嚴厲批評了廈門中心市委的錯誤做法,恢復了蔡協民在廈門的工作。 正當蔡協民躊躇滿志,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厄運突然降臨在他的身上,1934年4月,因為有叛徒告密,蔡協民在廈門益安醫院工作時,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蔡協民大義凜然,堅貞不屈,這年7月,他在漳州英勇就義,年僅33歲。 圖|蔡協民雕像 賀子珍聽完曾志講述她自己與蔡協民的經歷,一時間唏噓不已:“想不到蔡協民竟有這樣的遭遇!” 賀子珍:革命使女人付出太多 隨著蔡協民的犧牲,曾志和陶鑄的假扮夫妻關系,自然而然地發展成為實實在在地婚姻關系。不久之后,曾志便懷上了孩子,可是在生孩子的過程中,她子宮受了感染,身體非常虛弱,因無力喂養孩子,只能將出生僅僅13天的孩子送給一個從湖北到福州落戶的鹽商撫養。 曾志說:“那時候我們總認為革命工作是第一位的,帶孩子會侵占革命工作的時間和精力......當時我們的犧牲太大了?!?/p>
圖|晚年賀子珍 賀子珍對曾志之言,深有體會,自與毛主席結婚以來,賀子珍共生了六個孩子,但幸存下來的,只有嬌嬌一個人,其余的均不幸夭折或者失蹤,而賀子珍本身是個女強人,為了革命事業,不顧個人得失,在革命道路上,她做出的選擇,與曾志的選擇一般無異。 曾志接著給賀子珍講,孩子送走了,她開始拖著羸弱的身體忘我工作,可是偏偏在這節骨眼上,陶鑄接到了調任通知:立赴上海,另行安排工作。賀子珍問:“給他安排了一份什么樣的工作?”曾志憤憤地說:“哪里是安排工作,是解職!” 中央巡視組的朱理志來到福州時,曾試探陶鑄對王明的看法,陶鑄對王明的工作不甚滿意,朱理志回到上海后,便向王明告密,王明聽后勃然大怒,一紙公文免去陶鑄的職務。 圖|曾志 陶鑄抵達上海,遭到了當年和蔡協民一樣的待遇,遭到萬般痛苦后,又受到敵人的告密,被反動派抓獲,判處終身監禁,直到1937年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開始了第二次合作,他才被黨組織營救出來。 陶鑄遇到災禍,曾志也未能幸免。曾志奔赴閩東,與葉飛、任鐵鋒等人一起打游擊,發展革命力量,立下汗馬功勞,并與兩位戰士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可是偏偏有一些人借題發揮,說他們彼此之間關系不正常,是“小資產階級思想”,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曾志因此受到處分。 曾志心里雖然不服,但是也無計可施,只好聽從安排,到壽寧縣做群眾工作,1935年2月,面對反動派的重兵圍剿,曾志與組織失去了聯系,之后輾轉福州、廣州、上海等地,直到1936年10月才重新找到組織,并在組織的安排下,去了延安。 圖|毛澤東曾志陶鑄(從右到左) 1937年9月,曾志離開上海,途徑南京時,聽到了陶鑄已經出獄在武漢工作的消息,便急不可待地去了漢口八路軍辦事處,寫了一張字條,請順路的同志給陶鑄送去。當晚8點左右,陶鑄突然出現在曾志面前,說道:“我真的沒想到會在這里見到你,上午收到你的信,恨不得馬上見到你,下午開會時便坐不住了。謝天謝地,我終于見到了你!” 夫妻二人闊別多年,這時見到,心里又是意外,又是開心,陶鑄笑得合不攏嘴,就像天真爛漫的孩子一樣,目光久久落在曾志的臉上,看得曾志都有些不好意思。經陶鑄建議、組織批準,曾志留在武漢,陪在陶鑄身邊,擔任省婦委書記。 圖|陶鑄陶斯亮曾志(從左到右) 1940年前后,曾志和陶鑄分別來到延安,不久后便有了愛情的結晶,陶鑄開心得不得了。懷孕七個月時,曾志從馬上摔了下來,孩子沒事,她自己卻摔成腦震蕩;孩子出生的時候,由于護士的粗心,孩子竟然從床上掉到了鐵盆里,好在孩子命大,沒有遇難。 曾志說:“日本投降后,陶鑄接到新任務,要來沈陽,于是我們立即動身,日夜兼程,就這樣來到東北工作,后來聽李富春說你回國了,我便專程趕來看望你!” 圖|毛澤東賀子珍 賀子珍聽了曾志這些年的故事,一時間感慨良多,說道:“革命使女人付出太多!”那一刻,她似乎回想起自己在井岡山時期的颯爽英姿,似乎回想起自己在長征路上的一路艱辛,似乎回想起自己失蹤、罹難的孩子們,似乎回想起自己在蘇聯十年的生活點滴。 曾志笑了笑:“誰叫我們上過井岡山呢?誰叫我們是井岡山的兒女!” 小結 中國的革命道路,是由無數英雄“舍小家,顧大家”換來的,這其中不乏像賀子珍、曾志一樣的女英雄,他們付出了很多,正是有了這種無私無畏的付出,才有了燦爛美好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