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熱點導讀 人氣:0 日期:2022-12-01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回國的學生多不多?我們可以看看教育部的數據。 從教育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 每一年出國的留學生的數量有多少呢? 2013年一年是41.39萬,到了2019年每年已經接近了70萬,那如果沒有新冠疫情,那這個數字一定會超過70萬。 那總量呢? 從1978年到2018年底,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到了585.71萬人,已有432.32萬人在海外完成學業。 回國人員多不多呢? 其中365.14萬人選擇畢業后回國,占比達到84%。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一直都在持續影響全球留學生的發展趨勢。 那我們接下來分析一下海歸回國就業的數據,參考資料來自全球化智庫CenterForChina&Globalization(CCG)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旨在讓大家對留學歸國人員的現狀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也為其他在讀留學生提供較為科學的參考。 那首先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機構。 全球化智庫(CCG),中國領先的國際化社會智庫,成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北京,在國內外有十余個分支機構和海外代表,擁有全職智庫研究和專業人員百余人,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國際經貿、國際關系、人才國際化和企業國際化等領域的研究。CCG是中聯部“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理事單位,財政部“美國研究智庫聯盟”創始理事單位,擁有國家頒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資質,是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全國人才理論研究基地,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所在地。CCG也是被聯合國授予“特別咨商地位”的僅有中國智庫。 CCG在注重自身研究人員培養的同時,形成了由海內外杰出專家學者組成的國際研究網絡,持續以國際化的研究視野,在中國與全球化發展相關研究領域開展領先研究。CCG每年出版10余部中英文專著,并研究撰寫和發布系列研究報告。CCG公開向社會共享研究成果,至今已出版發行相關圖書報告等數十萬冊,研究成果年度網絡訪問量數十萬次。 參考《2019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中的數據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下 1參與調查的受訪海歸的相關情況 從性別分布上來說,女性的樣本占比略高于男性,男性占比為45%,女性占比為55%。 年齡分布來說,出生年代多集中于80年-95年之間,95后群體占比顯著升高。新生代海歸正在發展成為海歸就業創業的主要力量。 工作經驗上來說,六成以上的海歸工作人員經驗不超過三年。 2海歸選擇回國發展的原因 2019年的數據顯示:方便與家人朋友團聚占比60%,是受訪海歸選擇回國發展的主要原因,那國內經濟發展形勢較好,42%位居第二。還有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國際經濟,政治局勢影響也較大。尤其是在今年2020年的疫情的影響下,然后國外就業市場與簽證,移民政策對留學生的限制對留學生影響很大。 3海歸的發展優勢和劣勢 優勢:隨著國內高校對語言教育的重視加深,留學所能帶來的語言優勢有所下降。具有國際事業帶來的優勢超過了語言溝通能力強,成為最主要的優勢。占比從2018年的59%上升至2019年的68%。還有就是國內經濟發展良好,國內擁有比較好的創新創業的環境的比例每年就是都在逐漸的增長。說明現在過國內的就業環境越來越好了,所以吸引大家回國。 劣勢:“不了解國內的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是海歸們在國內發展的主要劣勢,占比23%。但相較于2018年的59%已經有顯著的下降,因為留學生們在國外的這些年,無法接觸到,也不關注國內的市場信息和就業咨詢,甚至不如國內的學生在上學期間所積累的人脈。所以建議建立專門的海歸與國內市場信息的溝通機制,將有助于緩解這一現象。我有朋友是畢業之后回國的時候沒有及時去找工作,錯過了秋招。只能去參與社會招聘。就會一再降低要求。 因此,這就給還沒回國的留學生們一個啟示,如果有想要回國發展的念頭,應該提早了解國內的就業資訊,以便自己做出改變,提前適應。而且鑒于語言已經不是留學黨們的主要優勢,學生們更應該多學多看,吸取異國文化,具有國際視野。 那現在受訪海歸事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在國內就業占比達到61%。創業的占比5%。還有34%的人選擇了繼續深造或者空檔期等。在這里我們就不細說創業的人群了,占比太少,大家主要關注的還是就業的這61%的人都干什么了,在哪個行業,薪資待遇怎么樣,接下來我會一一說明。 求職渠道 在求職渠道上,通過招聘網站或者APP投遞簡歷是主要的求職渠道,2019年選擇該渠道的達到了53%,比2018年上升4%,而通過家人或者親戚朋友推薦代替了直接向意向單位投遞簡歷,成為第二大渠道,在2019年的占比是16%和11%。 一方面,海歸沒有校招等途徑去找工作,失去了很好的機會。當留學生們作為應屆畢業生回國的時候,只能單槍匹馬和有工作經驗的“社會人”PK。 另一方面,這還是從側面反映了海歸群體對國內就業市場信息的不了解。因此,建立專門的海歸與國內市場信息的溝通機制或有助于緩解這一現象。 求職時間 “在回國前已經找到工作”的留學生們占比11%;“在1-3個月內找到工作”的占比36%。由此而知,在還沒回國前就積極地了解相關崗位信息,與HR先行咨詢聯絡,有助于更快地在找工作大軍中占領優勢。 選擇城市 按照我們的想象,留學歸國人員選擇的城市一定是“經濟發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和“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強”大城市。比如北上廣深。這確實是吸引海歸們的三個因素之一,但令人驚訝的是,選擇“回鄉”的留學生數量正在攀升,占比從2018年的9%提升至2019年的30%,增長21個百分點。我國城市的國際化發展迅速,可以讓海歸們選擇的城市很多,加之他們對家鄉的情感,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家鄉發展。 用人單位數據匯總 崗位需求和人數占比 ?從用人單位對海歸的需求狀況來看,教育行業是對留學生需求量最大的一個領域,占比38%,專業服務/咨詢,互聯網/電子商務和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的用人單位的需求列第二至第四位,需求占比分別為14%,11%和6%,所以可以看到用人單位的需求,主要還是集中在語言優勢,其次是專業技能與國際化特征的融合方面. ?民營企業對海歸的需求超過其他類型單位,規模大概以20-99人為主。而且招聘需求相對靈活,沒有那么嚴厲,主要看重的是留學生的海外留學經歷和未來發展潛力。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的用人單位對海歸的需求較高,分別占比18%、11%、9%、5%。 薪資水平 根據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 目前來看,求職海歸學歷層次整體高于企業所需人員的學歷層次,而且,海歸們的薪資水平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超出平均2500元。此外,企業招聘海歸崗位提高的平均薪酬低于海歸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收入,但高于海歸收入中位數,表明收入在均值薪資以下的海歸有更多的加薪機會。 ~~~~~~~~~~~~~~~~~~敲重點~~~~~~~~~~~~~~~~~~~~~~~~~~ 那我們要著重的看海歸就業供需匹配情況,這個數據可以給還沒有申請學校的學生們有一些參考,就是說你在申請學校的專業的時候,可以找這種需求量比較大的專業,那舉個例子,就是教育培訓崗位對海歸的需求量是最大的,高達31%,但是現在工作的比例僅有7%,所以可以選擇教育培訓和翻譯相關專業。 還有從教育部的官方數據顯示,學的最多的學科是這10個。 來自教育部 所以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這樣沒有申請學校的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去做計劃,這樣可以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給自己一個金光閃閃的未來。